图片

过去一年,模型的更新快得像开了流水线,一茬接着一茬。

昨天,阿里一口气发布了 7 款模型,通义系列累计已经超过 300 款;今天,Meta 开源了世界首款代码世界模型 CWN。时间往前推一推,小米开源的端到端语音模型 MiMo-Audio;蚂蚁发布了 Ring-mini-2.0、Ming-lite-omni 1.5,xAI 带来了 Grok 4 Fast;OpenAI 的 GPT-5-Codex 可以独立工作 7 小时,还能审查和重构大型项;World Labs 的 Marble 能一张图生成 3D 世界,宇树开源了世界模型 UnifoLM-WMA-0,腾讯发布混元 3D 3.0……

模型快速发布的背后,真正能留下来的,究竟靠什么呢?

在今天的 2025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,他们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 AI 价值公式:人工智能的价值 = 模型 × 体验 × 产业厚度²。

该公式精准地揭示了当前AI发展的核心命题:先进模型的价值在于如何将其无缝融入“体验",并深度融入产业的复杂场景,产生倍增效应。

在即将于 10 月 16-17 日举办的「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」上,举办方特别设置了「大模型+行业落地实践」专题,集结了来自微软、驭势科技、京东、小红书、快手、百度等技术巨头的实战先锋,将他们在真实业务场景里“摔打”模型的故事搬到台上:从私域知识管理到自动驾驶,从广告排序到搜索推荐,从内容安全到文字识别……那些看似冰冷的技术,其实是在千百次试错里,留下的最有温度的答案。

更多专题与演讲嘉宾,可前往官网查看:ml-summit.org

从私域管理到无人驾驶,从广告排序到搜索推荐,从内容安全到文字识别……每一位实践者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共识:大模型的价值,不只是“能做什么”,而是“能落到哪里,能影响谁”。

而这也正是本次大会的魅力所在:不仅让你看到最新技术,更让你听到每一个技术背后的人、场景与故事。走进这里,你会明白——人工智能不是抽象的公式,它是有温度、有冲突、有突破的真实世界。

2025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 | 报名倒计时提醒

抛开国庆小长假,距离 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的召开仅剩十几天的时间,我们的报名通道也即将关闭——错过就得再等一年!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深知,促使你踏入一场技术盛会的,不仅仅是好奇心,更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和对技术本身的热忱。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 GPT-5 与 Transformer 核心共同发明人 Lukasz Kaiser 这样定义 AI 时代的全球技术奠基者,为你拨开技术迷雾,指明前路。

与此同时,我们集结了来自北大、清华、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字节跳动等国内顶尖机构的一线实践者,他们将毫无保留地分享在真实业务场景中的宝贵经验与踩坑总结。无论你是关心大模型技术演进,还是智能体工程实践,大会特别设置的十二大前沿专题,将为你呈现最贴近当下开发者的 AI 技术全景图。

自 2017 年至今,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已成为数万名 AI 同行的年度之约。我们真诚地希望,没有任何一位怀揣热忱的开发者,因为一时犹豫而错过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。

报名通道即将关闭,错过,或许真的要再等一年。

立即扫码锁定席位,与全球 AI 领袖面对面,捕捉前沿趋势,共同见证 AI 时代的新篇章!

Logo

为开发者提供按需使用的算力基础设施。

更多推荐